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学路网查询工具诗词 杜甫 吹笛
古诗
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吹笛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复制全文
chuī qiū shān fēng yuè qīng shuí jiā qiǎo zuò duàn cháng shēng
fēng piāo xiāng qiè yuè bàng guān shān chù míng
zhōng xiāo kān běi zǒu líng xiǎng nán zhēng
yuán yáng liǔ jīn yáo luò chóu zhōng jìn shēng
  【鹤注】梁权道编在大历元年。按诗云“胡骑中宵堪北走,”当指吐蕃而言。《通鉴》:永泰元年,吐蕃与回纥入寇,子仪免胄释甲,投枪而进,回纥酋长皆下马罗拜,再成和约。吐蕃闻之,夜引兵遁去。即此事也。

  吹笛秋山风月清①,谁家巧作断肠声②?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③?胡骑中宵堪北走④,武陵一曲想南征⑤。故园杨柳今摇落⑥,何得愁中却尽生。

  (此闻笛而有感也。上四摹景,下四写情。细疏之,三四分顶风月清,五六引证断肠声,未乃乡关之思,从笛声感触者。颜廷榘曰:律吕之调,于风前闻之,觉相和之切。关山之曲,于月下奏之,似几处皆明。此声之巧而感之深也。五本借笳喻笛,故北走曰堪。六用笛中实事,故南征曰想。赵大纲曰:笛曲有《折杨柳》,故翻其意而结之,谓故园杨柳,至秋摇落,今何得复生而可折乎?盖设为怪叹之辞,以深致思乡之感,此则公之断肠者也。陆时雍曰:结出故国关情,千条万绪,用巧而不见,乃为大家。)

  ①江总诗:“秋城韵晚笛,危树引清风。”瀚曰:首句本此。向秀《思旧赋》:“邻人有善吹笛者。”江淹诗:“金映秋山。”《南史·褚彦回传》:“初秋凉夕,风月甚美。”②曹植诗:“借问谁家子。”颜笺:“谁家,羡其善吹也。”张正见诗:“还听呜咽水,并切断肠声。”③【唐注】风月分作一联,从《龙池篇》得来。《汉·历律志》:“律吕和矣。”《长笛赋》:“律吕既和。”切,谓其音凄切。乐府横吹曲有《关山月》,《解题》云:《关山月》,伤离别也。周王褒诗:“关山夜月明。”④《晋·刘隗传》,刘畴避乱坞壁,贾胡百数欲害之,畴援笳而吹之,为《出塞》《入塞》之声,以动其游客之思,于是群胡垂泣而去。《世说》,刘琨为并州刺史,胡骑围之数重。琨夕乘月登楼清啸,贼闻之,凄然长叹,中夜奏胡笳,贼皆流涕,人有怀土之思,向晚又吹之,贼并弃围奔走。周弘让《长笛吐清气》诗:“胡骑争北归,偏知别乡苦。”杨慎曰:字书:疾趋曰走,上声。驱之走曰走,去声。北走关山,疾走之走也,如《汉书》“北走邯郸道”之走。胡骑北走,驱而走之也,如《汉书》“季布北走胡”之走。两音不同。⑤《古今注》:“《武溪深》,乃马援南征之所作也。援门生爱寄生,善吹笛作歌以和之,名曰《武溪深》。”《武溪深》词:“嗟哉武溪一何深,飞鸟不敢度,走兽不敢临,嗟哉武溪多毒淫。”颜廷榘曰:武陵曲,即《武溪深》。梁简文帝诗:“但歌聊一曲。”⑥故园,指杜陵。《宋书》:晋太康末,京洛为折杨柳之歌,有兵革辛苦之词。《演繁露》:笛亦有《落梅》、《杨柳》二曲,今其词亡不可考矣。《旧唐书·乐志》:梁乐府《胡吹歌》云:“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此歌词元出北国之横笛。颜笺:笛有《关山月》、《武溪深》、《折杨柳》及《胡笳声》,皆清商曲也。郭浚曰:此诗句句凄远,咏物绝调。蒋一梅曰:绝大手笔,声律极细,然有对意不对词,对词不对意者。

-----------仇兆鳌 《杜诗详注》-----------

首联扣题起兴,由听到吹笛声而引发感怀。秋山静寂,皓月悬空,清风萧瑟,横笛数声,牵动万千愁思。《风俗通》说:“笛,涤也,所以涤邪秽,纳之雅正也。”在山水、羁旅诗中,笛有着广泛的表情达意的动能,最常见的是牵引怀乡的情愫。又《乐府杂录》载:笛者,羌乐也。古笛曲广为流传的有《落梅花》、《折杨柳》、《关山月》等,皆为思乡之作。月明风清的秋夜,本是适于亲人故友欢会的良辰美景,而今夜,这凄恻哀伤、声声彻耳的“断肠声”,却只能使人更感寥落、凄清了。“谁家”两字,以问语写听者“我”的感受,情味悠远。 “巧作”一词,是言吹笛之人吹奏技巧的高妙,似乎把“我”的满怀乡愁,都淋漓尽致地宣泄出来了。这一设问陡起波澜,借他人之笛音写自己之乡思,极具共鸣感。

颔联紧承首句之 “风”“月”二字写,虚实相生。一写声象,“律吕相和切”照应上句的“巧”字,写笛音之悠扬宛转,这是写实;一写景象,“月傍关山”,写明月映照关山的图景,诗人在缠绵悱恻的笛音中神游万里关山,思绪如同这澄澈如水的月光漫漶开去,这是虚写。“律吕”又作“吕律”,中国古代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总称“六吕”、“六律”,简称“律吕”。此处代指柔婉、和谐的笛音。“几处明”三字下得奇巧,“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照关山,自有明暗、浓淡之别;而以“几处”问之,实则是人心的悲喜甘苦之反映。

颈联由“关山”二字再次衍发联想。上句遥想当此中宵月明之际,胡骑行军北归的场景;下句是写诗人听了这笛曲之后,萌生出南行的愿望。上下对仗工稳,由远及近,以胡人之北归来映衬“我”的思乡之切。明朝李东阳的《麓堂诗话》说这两句“清绝”,主要是就此联意境的清幽、窈眇而言的。在古诗中,月色、笛声、江南常连缀一起,表达幽怨的乡思之情。如唐代诗人李益的《春夜闻笛》:“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尾联道出全诗主旨,“故园杨柳今摇落”是客居异乡的诗人对“故园”风景的悬揣,想必在如此萧瑟的清秋时节,杨柳早已枯黄、零落了;可是“我”,还不能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这是以杨柳之衰映衬自己的迟暮之悲。结句以反问收束,如何在忧愁的煎熬中度此余生呢?这一自问,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全诗善用烘云托月之法,由闻笛入手,多方铺垫,反复渲染,逐层推进,沉郁顿挫。诚如清·吴乔《答万季墅诗问》之谓:“……前六句皆兴,末二句方是赋,意只在‘故园愁“三字耳。” 值得注意的是,此诗多用问句,或兴感、或写景、或抒情,将乡愁国忧与感时伤世之情表达得尤为酣畅。

上一首:巴山

下一首:后出塞五首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更多

年代唐代

收录作品1000首

更多内容
关注微信小程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