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学路网查询工具诗词 陆文圭
古诗
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诗人介绍

陆文圭

陆文圭   lù wén guī

元代诗人收录作品:825首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本    名 陆文圭
别    称 墙东先生
字    号 字子方
所处时代 元代
出生地 江阴(今属江苏)人
出生时间 1252
去世时间 1336
主要作品 《辛卯二月记异》《新移瑞香不得雨有叹》《月·青天一片玉》《挽吉州刘总管》《为刘君符赋乐山诗》等

概况

南宋咸淳初,陆文圭18岁,首中乡试,宋亡,隐居江阴城东,人称"墙东先生"。元代延祐年间恢复科举,官员强令他就试,陆文圭于延祐七年(1320年)省(江浙行省)第二名(上一次应举是第六名)。他的对策有:救流民、革贪吏、拯盐法、拯钞法等,皆切中时弊。朝廷几次征聘他入朝,都因年老多病,未能成行。年八十五而卒。著有《墙东类稿》二十卷。传其精通医道。

生平

南宋咸淳九年(1273),陆文圭参加乡试,以一篇《春秋》中式。当时由于战事紧急,元兵已下樊城、襄阳,陆文圭没有去应省试。南宋王朝灭亡以后,陆文圭就隐居在江阴东乡,学者们都称他为墙东先生。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陆文圭在吴县县学执教。元代延祐年间,政府开科取士,地方官强制陆文圭参加乡试,陆文圭又两次中举。延祐七年(1320),获江浙行省第2 名。陆文圭善于写文章,他学识广博,融会经传,纵横变化,文名卓著。他隐居澄东,担任塾师,东南一带的学者,很多人拜陆文圭为师。朝廷听说陆文圭的文名,派人几次来江阴,请陆文圭出山做官,被陆文圭以各种理由谢绝。元泰定、天历年间,陆文圭应聘设教于容山。至顺末(1332)为陈敬叔作《安定祠记》。陆文圭在撰写的策问中提出过切中当时社会弊病的言论:其对策言救流民之策三:曰守令、轻赋役、议振货。革贪吏之策三:曰清选法、均俸给、严纠劾。拯盐法之策三:曰恤亭户,减官额、省职员。拯钞法之三:曰住印造、节用度、禁奢侈。”(《新元史·陆文圭传》)翻释成白话文意思就是:陆文圭对策讲解解救逃亡民众的策略有三点:即选择地方官吏、减轻赋税徭役、发放赈资贷款。革除贪官污吏的策略有三点:澄清选官的方法、均匀俸禄的供给、严厉纠察弹劾制度。拯救盐法之弊的策略有三点:抚恤给官府制盐的人户、减少官员的名额、省汰办事人员。拯救钞法之弊的策略有三点:停止印造新钞、节约用度、禁止奢侈。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期,重视农业生产,采用“以农桑为急务”的政策,建立劝农机构和村社组织,并派劝农使分赴各地整顿农桑,检查﹑督促生产,对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陆文圭作有《戊辰劝农文》:暨阳一小州,土狭民贫,官府治从简易,一毫不肯科扰。近者口盐偏敷,塘夫远役,出不获已,然且多方区划,害不及细民,尔父老所亲见也。去春,饥民在野,为之贷粮接济,仅免流散。夏秋,蝗蝻继发,极力收捕,幸无害稼,岁小登。一冬雨雪衍期,深为尔农忧之。二月初吉,田事载兴,长官亲出东郊劝耕,虽循旧典,亦欲延见父老,巡省田里。尔等一乡之老,当帅一乡之子弟,胥训告,胥教诲,浚乃沟恤,慎乃提防,利乃耒 ,修乃疆 。事事有备,有备无患。又须孝养父母,弟逊兄长,毋淫于逸、于游。惰农自安不勤不劳,越其冈有黍稷。尔农戒哉!其或好勇斗狠,博弈饮酒,聚其淫祀,驱诱良民,邦有常刑,罪及尔身,弗可悔。陆文圭的为人刚明超迈,以奇气自负。他研司地理,考核甚详。凡天下郡县的沿革、人物、土产,都能默记在心,了如指掌。他还研究星相、占卜之学,史称他“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陆文圭活到85岁。临终前,他对他的学生说:“据我推测,江阴二十年后必定有兵灾,可能比五代、南宋建炎还要惨烈。我死了以后,可葬在乱坟冈上,不要装修,不要种树,使人们不知道是我的墓,这样便不会来盗墓,没有暴露尸骨之患。”陆文圭死后被葬在绮山冷水湾,土名瑶墩。此后,江阴果然遭受兵乱,许多人的冢墓都被盗掘,葬于乱坟中的陆文圭墓却安然无恙。人们这才钦佩陆文圭的远见卓识。元代江阴诗人王逢曾来绮山凭吊本邑先贤陆文圭,有《避乱绮山谒陆公子方先生墓》诗:我经冷水湾,缺月照微服。景非度秦岭,事类避同谷。松深阒无烟,狐兔纷窜伏。隆然四尺土,卷卷在东麓。问是先生坟,感慨逾恸哭。洵书失欧阳,蕡对多冯宿。许韩两耆旧(许益之、韩明善二公),时论推鼎足。忆过先人庐,白驹驻修竹。周情与孔思,小子幸私淑。天回晨星稀,世乱烽火属。心言采芳藻,中宵不盈掬。太玄属桓谭,九歌继宋玉。抱膝独长眼,披榛忍南逐。江阴乃人文荟萃之地,历朝历代名医辈出,从儒通医者亦不乏其人,墙东先生是江阴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医学家,所以被尊为江阴中医鼻祖。

文学成就

墙东类稿

陆文圭著作有《墙东类稿》20卷,原本已失传,清乾隆年间编纂《四库全书》,编纂人员从《永乐大典》中蒐采辑佚,共得文300多篇,诗词600多首,仍按原目,成20卷收入《四库全书》。此后,还有道光十九年(1839)世德堂刊本,光绪间刊本,《常州先哲遗书》本,有补遗1 卷、金武祥撰校勘记1 卷。《元史》评论"文圭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墙东类稿》清道光世德堂刊本有李兆洛和祁寯藻写的序。李兆洛序云:古来文章之得传于后者,大抵子孙世保守之。或自乡邦之人刊布之,盖爱重慕效故也。江阴之习,尚气节而不知致力于文章,故自汉以下文章传者无人,至唐末,魏不琢始以诗称,而存者绝少。宋时科第渐盛,如葛氏、邱氏仍世馆阁,裒然大集,著于崇文总目而未见流传。元时则有王梧溪、陆子方、缪苔石,皆有声誉。王有《梧溪集》,幸邑明经叶保堂捐赀,刻之鲍氏《知不足斋丛书》中。《苔石诗集》则未之见。去年春,陆君清臣鸠梓刻其谱,予因从臾刻子方之遗书,盖他集皆世有传本,《墙东类稿》则散佚已久。赖《四库全书》采掇《永乐大典》而存之。如更不刊行,则将遂亡之也。《墙东类稿》收入了大量著于元代的诗文,对于研究元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举和江阴的沿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墙东类稿》卷7有《浙西道院记》,这是一篇记述江阴古时地理位置、 民风民俗的重要文章。在元代,江阴是“道”一级的行政单位。文章说:“暨居大江之间。东西南百里之近。所统狭,无监临隶属之烦;所处僻,无将迎传送之劳;所治简,无争斗狱讼之嚣。古称浙西道院名者,谓其清净简易,无为而化,如真仙隐士之居。穷林绝岛,迥隔尘凡,不知其为官府之处也。”意思说,暨州在长江南岸,东西南方圆仅百里,幅员狭小,所处地方也很偏僻,象真仙隐士居住的地方,不知居然是官府所在地。接下来又讲,江南道院有10多所,如皋、当涂、临武、长林、临漳、苍梧都是。浙西有十五六郡,暨州(江阴)最小,它规模不如杭州,奢丽不如苏州,富庶不如湖州。这里“延陵公子崇退让之节于争夺之吴,《春秋》嘉之,实启封于兹土。而衣冠之藏,隶刻犹存;香火之祠,绵历不废;渊源渐被有自来矣。”接下来,又描述江阴的民俗民风:“入其境,农朴而啬力,耕而奉公;百工之器,质而不窳,拙而不华;商贾才通有无,而无高资厚值之家;士大夫居处,循礼好学,而不奔竞入其官府。官吏畏法而不私,守职而能勤,平旦视事,日晡而散。”可见,季札的风范、情操一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江阴人,江阴有良好的民风、官风,道院设立在这里,堪为一方之表率。陆文圭的文学思想受到当代古典文学研究专家的重视。《墙东类稿》中的《跋陈元复诗稿》是陆文圭的文论代表作之一。文中说:余读陈君诗稿,擿事充实,肆笔壮宕。如蜀山雪消,春江怒涨,万里东注,滩濑不已。鱼龙蛟蜃,蜿蜒万状,错出于其中。伟则伟矣,奇则奇矣,然诗有句,句中有字,诗外也;诗有意,意中有趣,诗内也……宋代科举有记载到度中十年(1274)为止,5 年后宋亡,直到元代延祐年间才恢复科举。这一段时间里,诗歌风气兴盛起来。陆文圭《跋陈元复诗稿》继续说:科场度三十年,程文阁不用,后生秀才,气无所发泄,溢而为诗;诗,未易学也。接下去,陆氏又阐述了他的文学观点:骚选而下,徐庚不必学;盛唐而下,温李不必学;苏黄而下,江西不必学,下是非诗也。陆文圭论文尊盛唐而轻晚唐,重苏黄而薄江西诗派。以学句为外,以意趣为内,强调言外之意,这是当时流行的见解。陆文圭《跋苔石翁诗卷》云:诗家与文章家不同,诗家最难。删前三百首,经圣人手,后人议论不敢到。建安称七子,李、杜、苏、黄集大成。渡江初,诚斋、放翁、后村号三大家数,其余江湖诗人一联半句,虽是小家数,亦有过人者。如江西派中人物,如彭城、陵阳、南康人皆入社,独未有澄江人入社者,故自古澄江无诗人。噫!今有人矣。翁名鉴,字君实,缪氏。诗号《效颦集》云。文中说,诗人中,魏晋建安七子、唐李白和杜甫、北宋苏轼和黄庭坚、南宋杨万里、陆游、刘克庄可称大家。其余小家中也有突出人物,如江西诗派中都有人入社,唯独江阴人没有入社,所以称澄江无诗人。现在有了,此人名缪鉴,字君实,他的诗作为《效颦集》。由此可见,陆氏对缪鉴及其诗作的评价还是颇高的。

诗作

陆文圭的诗作也很有特色。有一首《鹿葱》:丹葩信不类苹蒿,雨后常抽绿玉条。此草岂宜充鹿食,瘦茎却比沈郎腰。鹿葱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木,春日叶自鳞茎而出,翠绿可爱。秋初天开花形,直立花茎之上,谈红紫色,鲜艳夺目。丹葩是指红色的花。信不类,确实不象。最后一句沈郎指南朝梁代诗人沈约,沈约曾写过诗《咏鹿葱》。“瘦茎却比沈郎腰”成为广泛流传的名句,后来,人们以“沈郎腰”代指瘦弱纤细的腰肢,“沈郎腰”也成为表示文人不得志的代名词。陆文圭的七言诗《栽桑》:细听邻妇低眉说,年年育蚕苦无叶。山童执筐入市卖,一称百钱犹未惬。更兼春风上寒窗,忍见蚕饥头戢戢。买丝织绢输官外,空借邻机闲一月。阿姑卒岁无襦袴,小儿露骭风吹裂。今时县官清且明,课民务本令必行。担桑赪肩荷锄去,青青布种环郊城。明年家养一百箔,巷响缫车楝花落。满笼新丝白雪香,听赛蚕官鼓声乐。这是一首反映农村养蚕女穷苦生活的诗。江阴的栽桑养蚕事业历史悠久,特别是东南乡,养蚕卖茧成为农村副业之一,然而蚕农终年辛苦忙碌,却依然衣不蔽体。原因在于官府年年要征收大量的蚕茧,而桑叶奇缺,蚕茧量少,全部蚕茧缴纳上去,官府仍不满意。蚕农辛酸欲哭无泪,官员却在寻欢作乐。这首诗表达了陆文圭对蚕农深深的同情之心。

现存28首词

陆文圭现存词28首,《墙东诗余》是陆文圭的词集,其中约有一半是以描写歌妓和艳情为内容的。它们多数只停留在一般声、色描写上,并无真实的感情。他晚年所写的词,内容上比较充实,艺术上也趋于成熟。如〔探春慢〕《和心渊己巳元夕韵》写于晚年,寄托了他对亡宋的怀念,感情也沉郁真切。同年所作《满江红》中写"荒城外,牯眠衰草,鸦啼枯木,黄染菜花无意绪,青描柳叶浑粗俗",传达出"物是人非"的衰老心境。写法上以景传情,景中寓情,也较成功。还有一些作品写"物换星移"、"人生如梦"、"箪瓢钟鼎,看来一等滋味"等消极出世思想。但他也有一些赠人作品,标举"明而恕"、"廉而介"、"德政"等,又表明他未能忘怀世情。晚清王鹏运辑《四印斋汇刻宋元三十一家词》收入《墙东诗余》1 卷,28首。唐圭璋据此编入《全宋元词》中。点绛唇情景四首玉体纤柔,照人滴滴娇波溜。填词未就。迟却窗前绣。一幅花笺,适与何人手。还知否。孤灯坐守。渐入黄昏后。点绛唇笑靥多羞,低头不觉金钗溜。凭媒将就。凤枕回双绣。月地云阶,何日重携手。心坚否。齐眉相守。愿得从今后。点绛唇永夜无聊,更堪点滴听檐溜。枕寒难就。堆乱床衾绣。人面桃红,还忆擎将手。君知否。倚门独守。又是清明后。点绛唇闷托香腮,泪痕一线红膏溜。将身错就。枉把鸳鸯绣。柳带青青,攀向行人手。天知否。白头相守。破镜重圆后。点绛唇王仲谦席上,歌者魏都惜求子华写真,为赋小立娉婷,歌声低遏行云住。不胜珠翠。玉面慵梳洗。除却姚黄,魏紫谁堪比。君描取。卷中人美。得似崔徽未。浣溪沙次伯机翠玉峰高鹭点明。縠纹波动鸭雏生。湖山宜雨又宜晴。越女荡舟莲叶碧,裴郎驻马柳阴青。折花调客诉衷情。减字木兰花庚申六月三日,同耶律君璋、赵子渊兄弟避暑饮于玄妙观之荷池。君璋不饮,命歌者歌以劝之双鬟耸翠。低护金莲裙窣地。铁石心肠。无奈梅花一点香。歌声梁绕。流水泠泠云杳杳。白发刘郎。对景须拚醉一场。减字木兰花即席赠歌者夏奴香肌玉润。花前忽听流莺韵。移步金莲。斜转清眸踏舞筵。因娇无力。蜀锦缠头拚百尺。安处奴乡。且住容山过夏凉。阮郎归舟中赋所见风吹一捻柳腰轻。春柔力未胜。眉儿喜学远山青。终朝画不成。娇滴滴,笑盈盈。雏莺叶底声。花梢雨过夕阳明。无情渐有情。临江仙坐客有出宠歌者,乃主人旧所欢也听得雅歌珠一串,飒然吹动梁尘。尊前重见旧时人。主人情未重,情重是嘉宾。飞絮落花无定在,近前遮莫谁嗔。文园倦客最伤神。野亭何处泊,空忆画堂春。唐多令梅隐庵席上,赠歌者花下笑声微。莺喉高又低。怪穿花、粉蝶成围。唯有禅心清似水,相对坐,两忘机。莫道絮沾泥。狂风也解飞。恨残春、九十将归。回首阳台云缥缈,愁薄暮,雨霏霏。唐多令寄远明艳注秋波。轻松绾髻螺。怕逢人、先敛双蛾。怯雨羞云情未稳,佳会少,远离多。梁绕忆清歌。兰舟肯再过。为他垂泪染香罗。欲倩鳞鸿将锦字,知别后,意如何。满江红送理伯雍同知改除转运判官双桧堂深,想前日、清风犹在。才半载、政声传播,与人称快。鞠草圜扉无滞讼,憩棠田舍留遗爱。问方今、循吏几何人,公为最。明而恕,廉而介。官易进,身难退。苦簿书业委,米盐繁碎。雁鹜自怜群里聚,龙猪不计儿时会。望美人、又向碧云西,徒增慨。满江红赠歌者儿女多情,颇自恨、风云气少。春梦里、莺啼燕语,瞥然惊觉。寸寸凌波莲步稳,弯弯拭黛山眉峭。似红云、一朵罩江梅,天然好。舞腰细,歌喉巧。锦茵退,梁尘绕。更盈盈笑靥,樱唇红小。金盏爱从心里换,玉山偏向怀中倒。奈刘郎、前度看桃花,如今老。满江红己巳二月二十二日游北门,有感试检春光,都不在、槿篱茅屋。荒城外、牯眠衰草,鸦啼枯木。黄染菜花无意绪,青描柳叶浑粗俗。忆繁华、不似少年游,伤心目。棠坞锦,梨园玉。燕衣舞,莺簧曲。艳阳天输与,午桥金谷。行处绮罗香不断,归时弦管声相逐。怕夕阳、影散近黄昏,烧银烛。减字木兰花滕王阁九皋明月夜,跨一鹤赴仙都。听佩玉锵鸣,骖鸾小住,高阁凭虚。萋萋草生南浦,兴未阑、归去东吴。笑指尊前二客,昨宵良会非欤。庄周蝴蝶两蘧如。变化一华胥。叹物换星移,壶中日月,镜里头颅。芳洲独醒人在,采芙蕖,岁晏孰华予。欲泛兰舟容与。烟沙漠漠重湖。减字木兰花慢和心囦春雪词怪东风太早,未灯夕放琼花。是何处瑶姬,来看玉树,光彩交加。野人但知三白,喜新年、天意荐休嘉。肯念兵屯北塞,谁上表,贺南衙。西斜日影檐牙。又被黑云遮。叹病骨支离,别怀萧索,空负年华。鳌山已成春梦,归去来,空谷卧烟霞。却笑昌黎才子,浪吟逐马随车。念奴娇茂林修竹,自山阴散后,几番陈迹。修禊年年春故事,懊恨风流非昔。当日兰台,后来菊圃,苗裔江南北。睹君雅号,恍然旧事重忆。岁晚木落天寒,黑貂将敝,尚作新丰客。星斗胸中空灿烂,磨蝎空名何益。袁吕相逢,知音一笑,肉眼无人识。访予梅屋,谈天聊慰孤寂。念奴娇赠王道人性初归茅山芙蓉城郭,有羽仙骑鹤,来从何处。曾拉茅君峰顶会,瑶佩随风吹去。玉笈偷开,青囊拾得,笑看人间世。藏身壶里,个中别有天地。共约手种蟠桃,缀花结实,已是三千岁。欲脍长鲸麟作脯,倒海聊供一醉。偶忆寒梅,更惭小草,拂袖怀归计。蓬莱清浅,云帆他日相遇。念奴娇送幕职残花剩柳,正啼鹃声里,邮亭别馆。三叠阳关听未彻,手执离杯引满。政坐诸君,久烦老子,今日才萧散。翩然归去,故园绿树春晚。人世苍白浮云,自舒自卷,不入高人眼。官事如麻何日了,输与闲中不管。翠柏台高,紫薇省近,别有清华选。功名岁晏,江城回首天远。念奴娇洛阳耆英会二首戴花刘监,算耆英会上,与吾同岁。伊洛山川今如古,人事几番兴废。梦枕初残,黄梁未熟,已换人间世。箪瓢钟鼎,看来一等滋味。天上赤白双凡,东来西往,出没真儿戏。惟有神仙长年诀,长似功名富贵。欲捣玄霜,难寻玉杵,何日蓝桥遇。裴郎老矣,云英那肯随去。念奴娇延年有术,飧古松根下,茯苓千岁。纵是延年如何益,命也道之将废。思古之人,词章节行,杲杲行当世。遗风流韵,渊然尚有余味。无奈先哲凋零,后生坦率,多以儒为戏。每笑唐人书不读,直把黄金买贵。山泽奇才,云林真隐,没齿何曾遇。人生如梦,江流日夜东去。水龙吟次药房韵西州玉局飞仙,霓裳曾侍槐龙翠。飞花丽句,雅音犹在,有人赓未。千载峨峰,一江川练,又练清气。叹瀛洲路近,刚风吹断,漫自有,凌霄意。草碧寒窗静里。折琼枝、小栏同倚。新吟婉美,西施态度,慵梳洗。按羽调丝,雪儿薄相,为君心醉。恨高楼暮隔,江城花暗,碧云遥睇。案此下原附史药房作另录水龙吟再次韵一首,寄药房燕芹香老春深,微风飐动新篁翠。惊敲梦断,忙呼小玉,故人来未。香缕筛帘,游丝堕几,暖薰花气。问春随莺到,又随燕去,谁解得,东君意。涧水流红影里。小楼东、有人孤倚。残桃着雨,鬓容撩乱,未堪妆洗。冉冉年光,悠悠时事,不如沉醉。更韦娘一曲,司空惯见,也应回睇。探春慢和心渊己巳元夕韵细草黏冰,疏林补雪,衰翁未觉春暖。曝背低檐,燎衣破灶,谁识舞台歌馆。乐事如今懒。谢邻伴、东招西唤。何消看试华灯,月光今夕圆满。念昔繁华帝里,侍凤辇夜游,棚晓人散。迓鼓方催,韵箫正美,忽被西风吹断。簌簌梅花落,忍听得、一声羌管。怀古伤情,泪痕湿,春衫短。沁园春送李同知之官邺都东西二都,史载循良,不五六人。记南阳有召,颍川有霸,并州如郭,河内如恂。直比朱弦,清伴古镜,吏自秋霜民自春。如公者,守廉平二字,近古名臣。棠阴手种方新。又五马翩翩邺水滨。想台高铜雀,尚留遗迹,堂深画锦,空锁凝尘。琴瑟从容,雅歌缓带,美政遥知达紫宸。期年后,看快行宣召,班冠廷绅。沁园春送杨伯可雨足江皋,月满中秋,使客将归。看扁舟空载,贫无长物,破囊收贮,富有新诗。清白传家,怀金不受,洁已从来畏四知。民何幸,尽相安南里,乐业熙熙。谁知经界良规。是三代相传古法遗。要讲明有素,施行不扰,宽严相济,表里无私。惭愧偏州,久淹老子,却怪朝家选用迟。公子去,定致身鵷序,接武龙墀。金缕曲代送同僚乍到蓉城路。听儿童歌谣德政,感恩如父。好人西京循吏传,谁道今人非古。留遗爱、甘棠佳树。节操冰霜清凛凛,看和风、吹作阳春雨。程去速,遽如许。我来不见空怀伫。望彼美、碧云暮合,草萋南浦。信是有才供世用,敢择东西何处。又谁念、婴儿思乳。不恨使君吾不识,恨使君不与吾相辅。聊寄意,短长句。以上四印斋本墙东诗余二十八首,其中附史药房词另录

更多内容
关注微信小程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