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学路网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同声相应

【拼音】: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
【繁体】: 同聲相應
【拼音】: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

解释explain

词语解释⒈ 指乐声相和。比喻同类事物互相感应。比喻志趣相同者互相呼应。同声相应[tóngshēngxiāngyìng]⒈指乐声相和。比喻同类事物互相感应。比喻志趣相同者互相呼应。

基础解释意思指同样的声音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会相互融合,即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

引证解释⒈ 指乐声相和。引:《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孔颖达疏:“同声相应者,若弹宫而宫应,弹角而角动是也。”三国魏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夫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自然之分也。音不和,则比絃不动;声同,则虽远相应。”⒉ 比喻同类事物互相感应。引: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合欢诗》:“妇人言虎啸风起,龙跃云浮,磁石引针,阳燧致火,皆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宋秦观《十二经相合义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所谓同类而相感者也。”⒊ 比喻志趣相同者互相呼应。引:《三国志·魏志·王粲等传论》:“昔文帝、陈王以公子之尊,博好文采,同声相应,才士并出。”《水浒传》第八五回:“江乃鄆城小吏,逃罪上山……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恩如骨肉,情若股肱。”续范亭《号召山西人民推翻万恶无耻军阀阎锡山》:“我们过去都是续李两烈士的革命同志,参加过国民军的战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心心相印,脉脉相通。”⒈指乐声相和。引《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孔颖达疏:“同声相应者,若弹宫而宫应,弹角而角动是也。”三国魏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夫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自然之分也。音不和,则比絃不动;声同,则虽远相应。”⒉比喻同类事物互相感应。引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合欢诗》:“妇人言虎啸风起,龙跃云浮,磁石引针,阳燧致火,皆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宋秦观《十二经相合义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所谓同类而相感者也。”⒊比喻志趣相同者互相呼应。引《三国志·魏志·王粲等传论》:“昔文帝、陈王以公子之尊,博好文采,同声相应,才士并出。”《水浒传》第八五回:“江乃鄆城小吏,逃罪上山……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恩如骨肉,情若股肱。”续范亭《号召山西人民推翻万恶无耻军阀阎锡山》:“我们过去都是续李两烈士的革命同志,参加过国民军的战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心心相印,脉脉相通。”

综合释义同样的声音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会相互融合,即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同气相求,心心相印,脉脉相通。◎续范亭《号召山西人民推翻万恶无耻军阀阎锡山》

国语辞典⒈ 原指声音相应和。语出唐·孔颖达·正义:「同声相应者,若弹宫而宫应,弹角而角动是也。」后比喻志趣相同的人互相应和。唐·杨烱〈晦日药园诗序〉:「凡我良友,同声相应。」也作「同声之应」。引:《易经·乾卦·文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等传·评曰》:「昔文帝、陈王以公子之尊,博好文采,同声相应,才士并出。」同声相应[tóngshēngxiāngyìng]⒈原指声音相应和。语出唐·孔颖达·正义:「同声相应者,若弹宫而宫应,弹角而角动是也。」后比喻志趣相同的人互相应和。唐·杨烱〈晦日药园诗序〉:「凡我良友,同声相应。」也作「同声之应」。引《易经·乾卦·文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等传·评曰》:「昔文帝、陈王以公子之尊,博好文采,同声相应,才士并出。」成语解释同声相应

辞典修订版原指声音相应和。语出《易经.乾卦.文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唐.孔颖达.正义:「同声相应者,若弹宫而宫应,弹角而角动是也。」后比喻志趣相同的人互相应和。《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等传.评曰》:「昔文帝、陈王以公子之尊,博好文采,同声相应,才士并出。」唐.杨烱〈晦日药园诗序〉:「凡我良友,同声相应。」也作「同声之应」。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原指声音相应和。语出易经˙乾卦: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孔颖达˙正义:同声相应者,若弹宫而宫应,弹角而角动是也。后比喻志趣相同的人互相应和。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等传˙评曰:昔文帝?陈王以公子之尊,博好文采,同声相应,才士并出。唐˙杨烱˙晦日药园诗序:凡我良友,同声相应。或作同声之应。

出处《周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其他释义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同声相应的近反义词

同声相应造句

更多 >>

1.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着共同理想和志趣的人总有机会在人潮人海中彼此发现和靠近,但要想做到“抱团儿”,还要有些内部的向心和外部的挤压。

2.因此,琥珀拾芥和磁石引针,作为异类相感的个案,充当起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如山反证。

3.他们俩真可以算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了。十多年来无论在任何项目的合作中,都配合得十分默契。

4.同声相应,同性相辅。自己的智不足应用他人的智来补,自己的仁不足应用他人的仁来补,自己的勇不足应用他人的勇来补,自己的知识不足应用他人的知识来补,差的多多补,差的少少补,不愁补不足,只怕不求补。

5.小明和小力常在一起讨论文艺理论的各种问题,真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6.我以为我们是同类相从,同声相应的道友,我看你家里高朋满座热闹非凡的样子,知道我们还是有一段距离。

7.翻译文艺作品之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能否恰如其分地与源语作者同声相应

8.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9.在展现通过音乐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生命感应时,突出交流双方的互动。

10.道家作品则比较特殊,或只写同声相应,或取消对同声相应的描写。

字义分解

读音:tóng,tòng

[tóng]

[ tóng ]

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

2. 共,在一起(从事):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

3. 和,跟:同流合污。

4. 姓。

[ tòng ]

1. 〔胡同〕见“胡”。

读音:shēng

[shēng]

(1)(名)(~儿)声音:雨~。

(2)(量)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

(3)(动)发出声音;宣布;陈述:~东击西。

(4)(名)名声:~誉|~望。

(5)(名)声母:双~叠韵。

(6)(名)字调:平~|四~。

读音:xiāng,xiàng

[xiāng]

[ xiāng ]

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相。相等。相同。相识。相传(chuán )。相符。相继。相间(jiàn )。相形见绌。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

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相信。相烦。相问。

3. 亲自看(是否中意):相亲。相中(zhòng)。

4. 姓。

[ xiàng ]

1. 容貌,样子:相貌。照相。凶相。可怜相。

2. 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

3. 察看,判断:相面。相术(指观察相貌,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

4. 辅助,亦指辅佐的人,古代特指最高的官:辅相。宰相。首相。

5. 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

6. 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7. 同一物质的某种物理、化学状态:相态。水蒸气、水、冰是三个相。

8. 作正弦变化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状态可用一个数值来确定,这种数值称“相位”。亦称“相角”。

9. 姓。

读音:yīng,yìng

[yìng]

[ yīng ]

1.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应当。应该。应分(fèn )。应有尽有。

2. 回答:答应。喊他不应。应承。

3.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应皆平定”。

4. 姓。

[ yìng ]

1. 回答或随声相和:应答。呼应。应对(答对)。应和(hè)。反应(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

2.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应邀。应聘。应考。

3. 顺合,适合:顺应。适应。应机。应景。应时。应用文。

4. 对待:应付。应变。应酬。

上一个:头昏眼晕

下一个:同德同心

更多知识More knowledge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高考成绩要什么时候出来

高考成绩要什么时候出来

高考成绩一般都会在考后15天左右公布,不过不同省份查询时间有所差别,具体以各省份发布时间为准。并且全国各省份高考成绩公布时间有所不同,不全在同一天,但绝大部分省市都集中在6月24日、6月25日两天公布高考成绩,有些省份会更早一点。

更多内容
关注微信小程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