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学路网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武力

【拼音】: wǔ lì
【注音】: ㄨˇㄌ一ˋ
【词性】: 名词。
【结构】: 武(半包围结构)力(独体结构)
【简体】: 武力
【繁体】: 武力

解释explain

词语解释武力wǔlì。(1)使用暴力。(2)指军队的战斗力及人员多少。武力[wǔlì]⒈使用暴力。英violentforce;⒉指军队的战斗力及人员多少。英militaryforce;armedmight;forceofarms;

基础解释(名)军事力量,也指强暴的力量。

引证解释⒈武卒。《史记·苏秦列传》引作“武士”。参见“武卒”。引《战国策·魏策一》:“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餘万,苍头二千万,奋击二十万,廝徒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疋。”⒉军事力量。引《史记·伍子胥列传》:“今王自行,悉国中武力以伐齐。”《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参分天下而有其二,跨州据土,带甲百万。言武力则莫之敢抗,论文德则无所与辞。”南朝梁江淹《恨赋》:“雄图既溢,武力未毕。”邹韬奋《经历》三二:“武力虽非抗敌救亡的唯一工具,但无疑地是最重要的一种工具。”巴金《死去的太阳》四:“前三排坐位中一个穿马褂的三角脸的青年半立起身子说:‘我看用武力占领租界是不合条约。’”⒊勇力。引《孔子家语·本姓》:“今其人身长十尺,武力絶伦。”《北史·李元护传》:“﹝李元护﹞身长八尺,美鬚髯,少有武力。”宋苏轼《猎会》诗序:“﹝雷胜﹞武力絶人,骑射敏妙。”⒋强暴的力量。引鲁迅《准风月谈·野兽训练法》:“用武力拳头去对付,就是所谓‘霸道’。”

网络解释武力(汉语词语)武力,汉语词汇。

释义1、武卒。2、军事力量。3、勇力。4、强暴的力量

综合释义武卒。《战国策·魏策一》:“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餘万,苍头二千万,奋击二十万,廝徒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疋。”《史记·苏秦列传》引作“武士”。参见“武卒”。军事力量。《史记·伍子胥列传》:“今王自行,悉国中武力以伐齐。”《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参分天下而有其二,跨州据土,带甲百万。言武力则莫之敢抗,论文德则无所与辞。”南朝梁江淹《恨赋》:“雄图既溢,武力未毕。”邹韬奋《经历》三二:“武力虽非抗敌救亡的唯一工具,但无疑地是最重要的一种工具。”巴金《死去的太阳》四:“前三排坐位中一个穿马褂的三角脸的青年半立起身子说:‘我看用武力占领租界是不合条约。’”勇力。《孔子家语·本姓》:“今其人身长十尺,武力絶伦。”《北史·李元护传》:“﹝李元护﹞身长八尺,美鬚髯,少有武力。”宋苏轼《猎会》诗序:“﹝雷胜﹞武力絶人,骑射敏妙。”强暴的力量。鲁迅《准风月谈·野兽训练法》:“用武力拳头去对付,就是所谓‘霸道’。”

网友释义武力,是制止暴力、消停战事的力量、技术、能量。中国对武的定义:止戈为武。戈,兵器,引申攻击。武,制止攻击、消停暴力的力量,技能。,以暴易暴,与乱同道。——《旧唐书·魏征传》武力与暴力有本质上的不同:武力是制衡暴力的实力,武力与暴力不可混淆。暴力是暴露出来的力量。武力是针对已暴露出来的力量、采取相应的制衡方式,以达到制止、消停暴力的结果,是“反过来控制局面、而不被局面所牵制”的前摄行为,保障到更高的获胜行动结果。

汉语大词典(1).武卒。《战国策·魏策一》:“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馀万,苍头二千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疋。”《史记·苏秦列传》引作“武士”。参见“武卒”。(2).军事力量。《史记·伍子胥列传》:“今王自行,悉国中武力以伐齐。”《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参分天下而有其二,跨州据土,带甲百万。言武力则莫之敢抗,论文德则无所与辞。”南朝梁江淹《恨赋》:“雄图既溢,武力未毕。”邹韬奋《经历》三二:“武力虽非抗敌救亡的唯一工具,但无疑地是最重要的一种工具。”巴金《死去的太阳》四:“前三排坐位中一个穿马褂的三角脸的青年半立起身子说:‘我看用武力占领租界是不合条约。’”(3).勇力。《孔子家语·本姓》:“今其人身长十尺,武力绝伦。”《北史·李元护传》:“﹝李元护﹞身长八尺,美须髯,少有武力。”宋苏轼《猎会》诗序:“﹝雷胜﹞武力绝人,骑射敏妙。”(4).强暴的力量。鲁迅《准风月谈·野兽训练法》:“用武力拳头去对付,就是所谓‘霸道’。”

国语辞典兵力。武力[wǔlì]⒈兵力。引《文选·李斯·上书秦始皇》:「夫全赵之时,武力鼎士。」⒉全副武装的精锐士兵。引《战国策·魏策一》:「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余万,苍头二千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车六百乘。」⒊勇力。引《孔子家语·卷九·本姓解》:「今其人身长十尺,武力绝伦。」《北史·卷四五·李元护传》:「身长八尺,洛廔髯,少有武力。」英语militaryforce德语Gewalt,Waffengewalt(S)​法语forcemilitaire

辞典修订版兵力。《文选.李斯.上书秦始皇》:「夫全赵之时,武力鼎士。」全副武装的精锐士兵。《战国策.魏策一》:「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余万,苍头二千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车六百乘。」勇力。《孔子家语.卷九.本姓解》:「今其人身长十尺,武力绝伦。」《北史.卷四五.李元护传》:「身长八尺,洛廔髯,少有武力。」

辞典简编版军事力量、兵力。 【造句】政府的精锐部队,歼灭了以武力进犯的敌人。勇力、蛮力。 【造句】以武力逼迫他人就范,是野蛮的行为。

英语forceforce-by forcemilitary forcesmilitary forcepacifistmilitantintimidate and threaten by force

法语force、force militaire, armée

其他释义1.武卒。2.军事力量。3.勇力。4.强暴的力量。

武力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暴力

武力造句

更多 >>

1.或许是源于一种古老的品格,我因高傲而不屑武力

2.霸权主义者顾盼自雄,自以为用武力能镇压得住殖民地人民的反抗,结果被打得焦头烂额。

3.一个接一个的冲击,加上很多外卖店开在较为偏僻的乡镇,受到个别歧视、吃霸王餐、偷窃、武力袭击等,累见不鲜。

4.郑国从此走向衰亡,不仅经常受到列国侵袭,而且常常成为诸侯争霸时借以炫耀武力的对象,再无法重现郑庄公时期的辉煌了。

5.我们是奉公守法的正当人家,不好打打杀杀,根本不能对付以武力称霸的黄家!

6.而良田夺回来,改善身体素质,武力就会更强大,在冷兵器时代就是保住了命,有了立足说话的本钱,而不是任人摆弄。

7.成功遏制了日军的武力扩张,使日军进攻莫尔兹比港的作战计划搁浅,挫败了日本南下控制珊瑚海和澳大利亚的海上通道的战略计划。

8.你本身就不擅长武力,身边又不带强力的警卫,白龙鱼服,自然难免尴尬,今后,却是要多加注意了。

9.在帝国的版图中任何一个角落,力量都来源于金钱和权势,即使是最纯粹的武力,也不例外。烽火戏诸侯。

10.坏夺取或用武力强抢的行为;诱枴,绑架。

字义分解

读音:wǔ

[wǔ]

[ wǔ ]

1.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武装。武器。武警。武林。武坛。武生。武旦。武丑。武净。武举。

2.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断。武士。武夫。

3.半步,泛指脚步:步武。踵武。行(xíng )不数武。

4.姓。

读音:lì

[lì]

(1)(名)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叫做力。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名)力量;能力:人~|物~|说服~|战斗~。

(3)(名)专指体力:大~士|四肢无~。

(4)(名)尽力;努力:~争上游|工作不~。

(5)(名)(Lì)姓。

上一个:无力

下一个:五力

更多知识More knowledge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高考成绩要什么时候出来

高考成绩要什么时候出来

高考成绩一般都会在考后15天左右公布,不过不同省份查询时间有所差别,具体以各省份发布时间为准。并且全国各省份高考成绩公布时间有所不同,不全在同一天,但绝大部分省市都集中在6月24日、6月25日两天公布高考成绩,有些省份会更早一点。

更多内容
关注微信小程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