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学路网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池鱼之殃

【拼音】: chí yú zhī yāng
【注音】: ㄔˊㄩˊㄓ一ㄤ
【词性】: 名词、成语。
【简体】: 池鱼之殃
【繁体】: 池魚之殃

解释explain

词语解释池鱼之殃chíyúzhīyāng。(1)比喻无端受牵累招致的横祸。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池鱼之殃[chíyúzhīyāng]⒈比喻无端受牵累招致的横祸。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英beimplicatedintrouble;

基础解释池:护城河。殃:灾祸。指因受牵连而蒙受的灾祸。也作“池鱼之祸”。

引证解释⒈亦作“池鱼祸”、“池鱼之祸”。引《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汉应劭《风俗通》:“城门失火,祸及池鱼。旧説:池仲鱼,人姓字也,居宋城门,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仲鱼烧死。又云:宋城门失火,人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鱼悉露死。喻恶之滋,并伤良谨也。”《剪灯新话·三山福地志》:“汝宜择地而居,否则恐预池鱼之殃。”高阳《百花洲》一:“这一场官司打下来,程敏政倒是无罪昭雪了,但受池鱼之殃的唐寅,却因为前一年乡试主考梁储的揄扬,曾经拿自己的文稿去请教过程敏政,被当作一次罪名而黜为‘吏’。”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下:“张无尽尝作一表云:‘鲁酒薄而邯郸围,城门火而池鱼祸。’上句出《庄子》,下句不知所出,以意推之,当是城门失火,以池水救之,池竭而鱼死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道士道:‘不出三年,世运变革,地方将有兵戈大乱,不是这光景了。你快择善地而居,免受池鱼之祸。’”

综合释义比喻受牵连而遭到的祸害。王仁东也觉得军机全班尽撤,未免过分,连带使翁同酥受~,内心更为不安。◎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网友释义池鱼之殃,成语殃及池鱼的变体用法。比喻因受牵连而无端遭到的祸害。出处:《剪灯新话·三山福地传》:“汝宜择地而居,否则恐预池鱼之殃。”

汉语大词典《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汉应劭《风俗通》:“城门失火,祸及池鱼。旧说:池仲鱼,人姓字也,居宋城门,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仲鱼烧死。又云:宋城门失火,人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鱼悉露死。喻恶之滋,并伤良谨也。”后以“池鱼之殃”喻因牵连而无端遭到的灾祸。《剪灯新话·三山福地志》:“汝宜择地而居,否则恐预池鱼之殃。”高阳《百花洲》一:“这一场官司打下来,程敏政倒是无罪昭雪了,但受池鱼之殃的唐寅,却因为前一年乡试主考梁储的揄扬,曾经拿自己的文稿去请教过程敏政,被当作一次罪名而黜为‘吏’。”亦作“池鱼祸”、“池鱼之祸”。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下:“张无尽尝作一表云:‘鲁酒薄而邯郸围,城门火而池鱼祸。’上句出《庄子》,下句不知所出,以意推之,当是城门失火,以池水救之,池竭而鱼死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道士道:‘不出三年,世运变革,地方将有兵戈大乱,不是这光景了。你快择善地而居,免受池鱼之祸。’”

国语辞典春秋时,宋司马桓有宝珠,后因畏罪出亡,故投珠于池中。景公派人汲干池水,但寻珠不著,而池鱼却因此而亡。典出《吕氏春秋.孝行览.必己》。一说为春秋时,宋人名池中鱼者,居近城门,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一说为宋城门失火,众人汲干池水灌救,致使池干鱼死。俱见《太平御览.卷九三五.鳞介部.鱼上引风俗通》。后比喻无辜却受牵累而遭祸。明.瞿佑《剪灯新话.卷一.三山福地志》:「汝宜择地而居,否则恐预池鱼之殃。」也作「池鱼之祸」。池鱼之殃[chíyúzhīyāng]⒈春秋时,宋司马桓有宝珠,后因畏罪出亡,故投珠于池中。景公派人汲干池水,但寻珠不著,而池鱼却因此而亡。典出也作「池鱼之祸」。引《吕氏春秋·孝行览·必己》。一说为春秋时,宋人名池中鱼者,居近城门,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一说为宋城门失火,众人汲干池水灌救,致使池干鱼死。俱见《太平御览·卷九三五·鳞介部·鱼上引风俗通》。后比喻无辜却受牵累而遭祸。明·瞿佑《剪灯新话·卷一·三山福地志》:「汝宜择地而居,否则恐预池鱼之殃。」近无妄之灾成语解释池鱼之殃

辞典修订版春秋时,宋司马桓有宝珠,后因畏罪出亡,故投珠于池中。景公派人汲乾池水,但寻珠不着,而池鱼却因此而亡。典出《吕氏春秋.孝行览.必己》。一说为春秋时,宋人名池中鱼者,居近城门,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一说为宋城门失火,众人汲乾池水灌救,致使池乾鱼死。俱见《太平御览.卷九三五.鳞介部.鱼上引风俗通》。后比喻无辜却受牵累而遭祸。明.瞿佑《剪灯新话.卷一.三山福地志》:「汝宜择地而居,否则恐预池鱼之殃。」也作「池鱼之祸」。

辞典简编版春秋时,宋国司马桓有宝珠,后因畏罪逃亡,投珠于池中。景公派人汲乾池水,但寻珠不着,而池中的鱼却因此死亡。后比喻无辜却受牵累而遭祸。典出《吕氏春秋.孝行览.必己》。 【造句】在路上若遇有人打架,千万别去凑热闹,以免遭池鱼之殃。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春秋时,宋司马桓有宝珠,后因畏罪出亡,故投珠于池中。景公派人汲乾池水,但寻珠不着,而池鱼却因此而亡。典出吕氏春秋˙孝行览˙必己。一说为春秋时,宋人名池中鱼者,居近城门,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一说为宋城门失火,众人汲乾池水灌救,致使池乾鱼死。俱见太平御览˙卷九三五˙鳞介部˙鱼上引风俗通。后比喻无辜却受牵累而遭祸。明˙瞿佑˙剪灯新话˙卷一˙三山福地志:汝宜择地而居,否则恐预池鱼之殃。亦作池鱼之祸。

出处《剪灯新话·三山福地传》:“汝宜择地而居,否则恐预池鱼之殃。”

其他释义比喻受牵连而遭到的祸害。

池鱼之殃的近反义词

池鱼之殃造句

更多 >>

1.两大工业企业争斗之下,小公司遭受池鱼之殃

2.匈牙利和波兰等国的货币大幅下挫,不过,倘若苦盼贷款东欧国家最终未能如愿,那么恐怕欧元也难逃池鱼之殃

3.很好,但是我在亚特拉大的一次交通阻塞中遭受池鱼之殃

4.放射线治疗的范围较过去集中,也避免了心、肺等正常组织遭池鱼之殃。 

5.年轻孩子不但好奇心强,模仿得也很快,若是涉足是非地,轻者遭池鱼之殃,重者恐怕就会同流合污,再也无法全身而退了。

6.尽管有这样的先见之明,但仍然不足以令其免遭池鱼之殃

7.两大工业企业争斗之下,小公司遭受池鱼之殃.

8.年轻孩子不但好奇心强,模仿得也很快,若是涉足是非地,轻者遭池鱼之殃,重者恐怕就会同流合污,再也无法全身而退了。[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9.尽管有这样的先见之明,但仍然不足以令其免遭池鱼之殃。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

10.王仁东也觉得军机全班尽撤,未免过分,连带使翁同酥受池鱼之殃,内心更为不安。◎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字义分解

读音:chí

[chí]

(1)(名)护城河。

(2)(名)池塘:游泳~。

(3)(名)旁边高中间洼的地方:花~。

(4)(名)池子。

(5)(名)姓。

读音:yú

[yú]

(1)(名)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白|~鳔|~叉|~池|~翅|~虫|~唇|~刺|~冻儿|~肚|~饵|~粉|~缸|~狗|~鼓|~花|~胶|~具|~口|~类|~鳞。

(2)(Yú)姓。

读音:zhī

[zhī]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yāng

[yāng]

(1)(名)祸害:遭~|灾~。

(2)(动)使受祸害:祸国~民。

上一个:铺釆摛文

下一个:池中物

更多知识More knowledge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高考成绩要什么时候出来

高考成绩要什么时候出来

高考成绩一般都会在考后15天左右公布,不过不同省份查询时间有所差别,具体以各省份发布时间为准。并且全国各省份高考成绩公布时间有所不同,不全在同一天,但绝大部分省市都集中在6月24日、6月25日两天公布高考成绩,有些省份会更早一点。

更多内容
关注微信小程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