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学路网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夷狄

【拼音】: yí dí
【注音】: 一ˊㄉ一ˊ
【结构】: 夷(独体结构)狄(左右结构)
【简体】: 夷狄
【繁体】: 夷狄

解释explain

词语解释1.古称四境未开化的民族。《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汉书·萧望之传》:“圣王之制,施德行礼,先京师而后诸夏,先诸夏而后夷狄。”宋王安石《河北民》诗:“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鲁迅《坟·论“他妈的!”》:“唐以后,自夸族望的风气渐渐消除;到了金元,已奉夷狄为帝王,自不妨拜屠沽作卿士。”2.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国语·郑语》:“或在王室,或在夷狄,莫之数也。”唐韩愈《毛颖传》:“其子孙甚多,散处中国夷狄,皆冒管城。”唐聂夷中《行路难》诗:“莫言行路难,夷狄如中国。”3.视为夷狄。《公羊传·桓公十五年》:“皆何以称人?夷狄之也。”《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其谓之秦何?夷狄之也。”《新五代史·十国世家年谱论》:“以五代之君而视十国,夷狄之则未可也。”夷狄[yídí]⒈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⒉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⒊视为夷狄。

引证解释⒈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引《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汉书·萧望之传》:“圣王之制,施德行礼,先京师而后诸夏,先诸夏而后夷狄。”宋王安石《河北民》诗:“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鲁迅《坟·论“他妈的!”》:“唐以后,自夸族望的风气渐渐消除;到了金元,已奉夷狄为帝王,自不妨拜屠沽作卿士。”⒉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引《国语·郑语》:“或在王室,或在夷狄,莫之数也。”唐韩愈《毛颖传》:“其子孙甚多,散处中国夷狄,皆冒管城。”唐聂夷中《行路难》诗:“莫言行路难,夷狄如中国。”⒊视为夷狄。引《公羊传·桓公十五年》:“皆何以称人?夷狄之也。”《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其谓之秦何?夷狄之也。”《新五代史·十国世家年谱论》:“以五代之君而视十国,夷狄之则未可也。”

网络解释夷狄夷狄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ídí,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论语·八佾》有记载:“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综合释义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汉书·萧望之传》:“圣王之制,施德行礼,先京师而后诸夏,先诸夏而后夷狄。”宋王安石《河北民》诗:“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鲁迅《坟·论“他妈的!”》:“唐以后,自夸族望的风气渐渐消除;到了金元,已奉夷狄为帝王,自不妨拜屠沽作卿士。”古称四境未开化的民族。《国语·郑语》:“或在王室,或在夷狄,莫之数也。”唐韩愈《毛颖传》:“其子孙甚多,散处中国夷狄,皆冒管城。”唐聂夷中《行路难》诗:“莫言行路难,夷狄如中国。”视为夷狄。《公羊传·桓公十五年》:“皆何以称人?夷狄之也。”《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其谓之秦何?夷狄之也。”《新五代史·十国世家年谱论》:“以五代之君而视十国,夷狄之则未可也。”

汉语大词典(1).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汉书·萧望之传》:“圣王之制,施德行礼,先京师而后诸夏,先诸夏而后夷狄。”宋王安石《河北民》诗:“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鲁迅《坟·论“他妈的!”》:“唐以后,自夸族望的风气渐渐消除;到了金元,已奉夷狄为帝王,自不妨拜屠沽作卿士。”(2).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国语·郑语》:“或在王室,或在夷狄,莫之数也。”唐韩愈《毛颖传》:“其子孙甚多,散处中国夷狄,皆冒管城。”唐聂夷中《行路难》诗:“莫言行路难,夷狄如中国。”(3).视为夷狄。《公羊传·桓公十五年》:“皆何以称人?夷狄之也。”《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其谓之秦何?夷狄之也。”《新五代史·十国世家年谱论》:“以五代之君而视十国,夷狄之则未可也。”

国语辞典古称四境未开化的民族。夷狄[yídí]⒈古称四境未开化的民族。引《史记·卷一〇六·吴王濞传》:「母亲夷狄,以疏其属。」《大宋宣和遗事·元集》:「阴浊用事底时节,夷狄陆梁,小人得志。」近蛮夷英语non-HantribesintheeastandnorthofancientChina,barbarians德语Barbar(S)​

辞典修订版古称四境未开化的民族。《史记.卷一零六.吴王濞传》:「母亲夷狄,以疏其属。」《大宋宣和遗事.元集》:「阴浊用事底时节,夷狄陆梁,小人得志。」

其他释义1.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2.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3.视为夷狄。

夷狄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蛮夷

夷狄造句

更多 >>

1.贞观中,克平九姓,册拜李思摩为可汗,使统诸部,夷狄叛则伐,降则抚,得推亡固存之义,无远戍劳人之役。

2.现在如果请夷狄国前来帮忙,自然是远水不解近渴,但是,如果飞鸽传书,让他们在北边动手,围魏救赵,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3.春秋季世,王纲界纽,周边文化相对落后的部族乘机进攻中原,有些诸侯国被蛮风陋俗所化,完全失却中原先进文明的资格,故只配把它当夷狄看待。

4.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5.以犬羊以干天纪,以夷狄以乱华风,崇编发而章服是遗,紊族姓而彝伦攸理。

6.天下之安,犹泰山而四维之也,夷狄之地,何足以为一日之闲,而烦汗马之劳乎!《诗》云‘王犹允塞,徐方既来。

7.本文认为蒙元统治者“华夷有别”与“内华夏、外夷狄”的偏见比较淡薄,对边疆少数民族较少歧视。

8.务必使四方夷狄不敢小视中国,乱臣贼子不敢窥测神器。

9.内穷侈靡,外攘夷狄,天下萧然,财力耗矣!

10.西北种家、折家屏中国攘夷狄多年,能征惯战,只需调来十万人马就能镇压了梁山的叛匪。

字义分解

读音:yí

[yí]

1.平坦;平安:化险为~。

2.破坏建筑物(使成为平地):烧~弹。~为平地。

3.灭掉;杀尽:~灭。~族。

4.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也泛称周边的民族:淮~。四~。

5.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情。华~杂处。

6.姓。

读音:dí

[dí]

(1)(名)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2)(名)姓。

与夷狄相关的成语

上一个:屈狄

下一个:长狄

更多知识More knowledge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高考成绩要什么时候出来

高考成绩要什么时候出来

高考成绩一般都会在考后15天左右公布,不过不同省份查询时间有所差别,具体以各省份发布时间为准。并且全国各省份高考成绩公布时间有所不同,不全在同一天,但绝大部分省市都集中在6月24日、6月25日两天公布高考成绩,有些省份会更早一点。

更多内容
关注微信小程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