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学路网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京报

【拼音】: jīng bào
【注音】: ㄐ一ㄥㄅㄠˋ
【结构】: 京(上中下结构)报(左右结构)
【简体】: 京报
【繁体】: 京報

解释explain

词语解释京报jīngbào。(1)清代北京由报房商人发行出售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用活体木字排印。京报[jīngbào]⒈清代北京由报房商人发行出售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用活体木字排印。英officialnewspaper;

基础解释清代北京由报房商人发行出售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用活体木字排印

引证解释⒈清代北京由报房商人发行出售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用活体木字排印。内容包括内阁发抄的皇帝谕旨,大臣奏议等官方文书和有关政治情报。多者十馀页,少者五、六页,一月一期。至清末为近代报纸所代替。参阅《六部成语注解·京报起源》。引《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这个旨意,从内阁抄了出来,几天儿工夫,就上了京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头回看见京报有他的奏章,説是已经降了多少,每人给与剃刀一把,大约总有些降服的。”

网络解释京报(民国《京报》)京报是中国古代民间刊印的以“邸钞”为内容的公开出售的原始形态的报纸。始见于明末,盛行于清代,消亡于辛亥革命后。它与“邸钞”实质上是同一性质,区别在于“邸钞”是由朝廷主持,主要以手写的形式,通过一定的组织系统向各级行政机构传播;京报是以印刷为主,由小私有者所经营,因在京城编印而获其名。京报印刷一般是先用胶泥活字,后用木活字或铅字,日出七、八页至十数页一小册,鼎盛时总发行量超过1万份。因为多用黄纸作封面,所以被称为黄皮京报。京报内容主要是三部分:首先是朝廷政事动态,其次是谕旨,最后是奏摺。到了后期,它派生出两种出版物:一是《谕摺汇存》,一是《邸钞汇编》。这两种出版物的特点是篇幅多,特别是章奏部分容量很大,又分编子目,合订成卷,所以人称是扩大了的京报。鸦片战争后,它与近代报纸交叉存在,包括《申报》在内的许多报纸辟有栏目,每天转载它的消息,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起着“官方”通讯社的作用。几个世纪以来,它的业务范围始终与“邸钞”相同,它的活动始终是充当着统治者的传声筒,为没落的封建阶级服务的。这既说明它能不遭禁止而长期存在的原因,也说明它的性质和它所起的作用。

综合释义清代北京由报房商人发行出售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用活体木字排印。内容包括内阁发抄的皇帝谕旨,大臣奏议等官方文书和有关政治情报。多者十馀页,少者五、六页,一月一期。至清末为近代报纸所代替。《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这个旨意,从内阁抄了出来,几天儿工夫,就上了京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头回看见京报有他的奏章,説是已经降了多少,每人给与剃刀一把,大约总有些降服的。”参阅《六部成语注解·京报起源》。京报[jīngbào]清代北京由报房商人发行贩售类似报纸的出版物。以活体木字排印,内容包括内阁发抄的皇帝谕旨、大臣奏议等京城内的官方文书、政治情报。页数不定,一月一期。《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这个旨意,从内阁抄了出来,几天儿工夫,就上了京报。」《二十年目睹怪现状.第四七回》:「头回看见京报有他的奏章,说是已经降了多少,每人给与薙刀一把,大约总有些降服的。」

汉语大词典清代北京由报房商人发行出售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用活体木字排印。内容包括内阁发抄的皇帝谕旨,大臣奏议等官方文书和有关政治情报。多者十馀页,少者五、六页,一月一期。至清末为近代报纸所代替。《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这个旨意,从内阁抄了出来,几天儿工夫,就上了京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头回看见京报有他的奏章,说是已经降了多少,每人给与剃刀一把,大约总有些降服的。”参阅《六部成语注解·京报起源》。

国语辞典清代北京由报房商人发行贩售类似报纸的出版物。以活体木字排印,内容包括内阁发抄的皇帝谕旨、大臣奏议等京城内的官方文书、政治情报。页数不定,一月一期。京报[jīngbào]⒈清代北京由报房商人发行贩售类似报纸的出版物。以活体木字排印,内容包括内阁发抄的皇帝谕旨、大臣奏议等京城内的官方文书、政治情报。页数不定,一月一期。引《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这个旨意,从内阁抄了出来,几天儿工夫,就上了京报。」《二十年目睹怪现状·第四七回》:「头回看见京报有他的奏章,说是已经降了多少,每人给与薙刀一把,大约总有些降服的。」

辞典修订版清代北京由报房商人发行贩售类似报纸的出版物。以活体木字排印,内容包括内阁发抄的皇帝谕旨、大臣奏议等京城内的官方文书、政治情报。页数不定,一月一期。《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这个旨意,从内阁抄了出来,几天儿工夫,就上了京报。」《二十年目睹怪现状.第四七回》:「头回看见京报有他的奏章,说是已经降了多少,每人给与薙刀一把,大约总有些降服的。」

其他释义①古代对邸报的一种称谓。②1918年10月由邵飘萍在北京创办。因支持群众爱国运动,两次被查封,邵也被军阀政府以“宣传赤化”罪杀害。1928年6月在邵妻汤修慧主持下恢复出版,1937年7月终刊。该报副刊《莽原》(鲁迅主编)等很有影响。

京报造句

更多 >>

1.据新京报周一报道,一家位于上海的家具公司被爆其宣称从意大利进口的产品实际上是国内生产,目前该公司正被调查之中。

2.新京报讯记者昨天获悉,寺库中国已获得来自全球知名四大国际基金总金额三千万美元的注资。

3.军训被列为北京市高中生必修课,今年是北京高中生必修军训课的第十年,学生军训内容是否有所改变?军训对学生起到什么作用?新京报记者。

4.新京报记者今晚独家获悉,涉嫌枪杀村妇者,系衡阳市食品药品监督局蒸湘分局一肖姓公职人员,案发时正在打猎,目前已被衡东县警方刑事拘留。

5.本报记者孙春芳北京报道贼走关门?近日,国家粮食局发布紧急通知,要求中储粮、中粮、华粮、中纺集团等粮食储备机构做好粮食安全生产的相关工作。

6.新京报讯作为北京规范事业单位“进人关”的新举措,北京市人力社保局近日首次发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统一笔试大纲,对命题进行规范。

7.新京报动新闻综合新文化报、华夏心理网报道。

8.新京报讯韩国起亚汽车日前宣布,其旗下多功能第三代佳乐获得了德国“红点设计大奖”。

9.新京报网即时报道湖北省水利厅发布消息称,湖北省防指命令杜家台分蓄洪区分蓄洪准备,扒毁东荆河阻水民垸。

10.新京报说,河南省省会郑州星期二的纠纷发生前,公路稽查人员要求司机停车,检查他们是否缴纳了养路费。

字义分解

读音:jīng

[jīng]

(1)(名)首都:~城|~师。

(2)(名)指我国首都北京:~剧。

(3)(名)(Jīnɡ)姓。

读音:bào

[bào]

(1)(动)告诉:~名|~账。

(2)(动)回答:~友人书|~之以热烈的掌声。

(3)(动)报答;用实际行动表示感谢:~恩。

(4)(动)报复:~仇|~怨。

(5)(动)报应:现世~。

(6)(名)报纸:日~|机关~|登~|看~。

(7)(名)指某些刊物:画~|学~。

(8)(名)指用文字报道消息或发表意见的某些东西:喜~|海~|黑板~。

(9)(名)指电报:发~机|送~员。

上一个:京瓶

下一个:京镇

更多知识More knowledge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高考成绩要什么时候出来

高考成绩要什么时候出来

高考成绩一般都会在考后15天左右公布,不过不同省份查询时间有所差别,具体以各省份发布时间为准。并且全国各省份高考成绩公布时间有所不同,不全在同一天,但绝大部分省市都集中在6月24日、6月25日两天公布高考成绩,有些省份会更早一点。

更多内容
关注微信小程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