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解释点头晃脑。多用以表示赞同﹑赞赏。颠头播脑[diāntóubōnǎo]⒈点头晃脑。多用以表示赞同、赞赏。
引证解释⒈点头晃脑。多用以表示赞同、赞赏。引《英烈传》第十九回:“马上説同心,止不住颠头播脑。”《官场现形记》第四二回:“后来看见信里有‘渭阳’两个字,不觉颠头播脑,反而称讚这位文案有才情。”亦作“颠头耸脑”、“颠头簸脑”。《初刻拍案惊奇》卷四:“饭店中客人,个个颠头耸脑,看他説他,胡猜乱语。”清戴璐《藤阴杂记》卷二:“小司官费尽周旋敢挫挠!从今那復容高傲?免不得改稿时颠头簸脑,説堂时垂手呵腰。”⒈点头晃脑。多用以表示赞同、赞赏。引《英烈传》第十九回:“马上説同心,止不住颠头播脑。”《官场现形记》第四二回:“后来看见信里有‘渭阳’两个字,不觉颠头播脑,反而称讚这位文案有才情。”亦作“颠头耸脑”、“颠头簸脑”。《初刻拍案惊奇》卷四:“饭店中客人,个个颠头耸脑,看他説他,胡猜乱语。”清戴璐《藤阴杂记》卷二:“小司官费尽周旋敢挫挠!从今那復容高傲?免不得改稿时颠头簸脑,説堂时垂手呵腰。”成语解释颠头播脑
网友释义颠头播脑,俗语,读音是diāntóubōnǎo,是指点头晃脑,多用以表示赞同、赞赏。
其他释义点头晃脑。多用以表示赞同、赞赏。
1.如“颠头播脑”这方言,我们常州在上世纪60年代尚听得人偶而提及,现在不大听见了;只是在六七十岁人那里,对它还有点印象。
读音:diān
[diān]
(1)(名)头顶。
(2)(名)高而直立的东西的顶:树~。
(3)(动)颠簸:车~得厉害。
(4)(动)跌倒:~覆。
(5)(动)〈方〉跳起来跑:连跑带~。
读音:tóu,tou
[tóu]
[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 tou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
读音:bō
[bō]
(1)(动)传播:广~|~音。
(2)(动)播种:春~|夏~。
(3)(动)〈书〉迁移;流亡:~迁。
读音:nǎo
[nǎo]
(1)(名)(~子)人体中管全身知觉、运动和思维、记忆等活动的器官;是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动物的脑只有管全身感觉、运动的作用:~子|~神经|~颅|~壳|~浆。
(2)(名)脑筋:动动~。
(3)(名)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樟~|薄荷~。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高考成绩一般都会在考后15天左右公布,不过不同省份查询时间有所差别,具体以各省份发布时间为准。并且全国各省份高考成绩公布时间有所不同,不全在同一天,但绝大部分省市都集中在6月24日、6月25日两天公布高考成绩,有些省份会更早一点。
更多内容
关注微信小程序
学路词典小程序
学路学习小程序
学路高考小程序
学路学习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