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学路网查询工具百家姓
百家姓
百家姓

百家姓查询 特殊百家姓

热门搜索:

百家姓"迟"的排名

  • 最新 排名:244

  • 2018年 排名:

  • 2014年 排名:

  • 2013年 排名:255

  • 2007年 排名:

  • 2006年 排名:238

  • 1995年 排名:248

  • 1987年 排名:250

  • 1982年 排名:230

  • 明朝 排名:

  • 元朝 排名:

  • 宋朝 排名:

  • 北宋 排名:

解释explain

起源

迟姓主要源自:子姓、姬姓。

迟(Chí)姓,姓氏多源,汉族的迟姓来源有商代贤人迟任、鲁孝公之子公子展及孔子弟子樊须,其他民族的迟姓来源有鲜卑族尉迟、安迟两氏,满蒙两族的迟佳氏等等。

迟姓起源一

源于子姓,出自商朝贤人迟任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商汤王朝初期有个大贤人叫迟任。殷王盘庚为汤之九代孙,商朝第二十位国王,在位二十八年,曾从奄(今山东曲阜)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当时遭到贵族的反对。但是盘庚决意迁都,并作诰书晓喻举国王臣百姓,违者重惩,史称“盘庚迁殷”。盘庚在诰书中就曾引用迟任的格言:“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盘庚于公元前十四世纪中叶迁都以后,执行比较开明的政策,人民安居乐业,文化发展,社会富足繁荣,商王期从此中兴。故商又可称为殷或殷商。盘庚迁殷后,继续“行汤之政,然后百姓由宁,殷道复兴”,故而在他逝世后,“百姓思盘庚”,乃作盘庚三篇,即保存在今文《尚书》中的《盘庚》三篇。有此殊荣,迟任的后人遂以其先祖名字为姓氏,分别有迟氏、任氏,得姓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迟氏族人大多尊奉迟任为得姓始祖。

迟姓起源二

源于姬姓,出自春西周晚期鲁孝公之子公子展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西周晚期,鲁国君主鲁孝公姬称(公元前796~前769年在位)有个儿子叫公子展,亦称公子辗。

在公子展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辗迟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迟氏、展氏等。

迟姓起源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末期孔子弟子樊须,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姓谱》记载,孔子弟子樊须,字子迟,世人亦称为“樊迟”。

在樊须的后裔子孙重,有以先祖之字为姓氏者,称迟氏,世代相传至今。

迟姓起源四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跋部尉迟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距今一千六百余年前,西北地区有一个氏族部落号“尉迟”,其祖先是中亚胡人的一个分支,即后世的“于阗人”,就是今称的塞族人(塞尔维亚族),使用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东伊朗语支的于阗语即于阗塞语,其族首领的世家姓氏叫做“Vi-ca”,汉译音为“尉迟”,是冠在从汉朝时期开始立国的于阗国名前的头衔,其意是“征服者”、“胜利者”。尉迟一族后与鲜卑拓跋部联合,被称作“西方尉迟氏”,后逐渐崛起成为一支部落,被鲜卑拓跋部大人称之为“尉迟部”。之后,尉迟部一直跟随拓跋部称霸于北方地区。经过长时期的东征西战,鲜卑拓跋氏终于建立了北魏政权,当上了中国北方皇帝,而尉迟部也就跟着身价百倍,成为北魏皇室中的世代贵族,也是北魏勋臣八姓之一。后来,北魏孝文帝为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所折服,在北魏太和十七~二十年间(公元493~496年)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往洛阳入主中原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连皇帝的姓氏都由原来的拓跋氏改为汉姓元氏,同时还下令其余的鲜卑族人也一律改汉姓。鲜卑尉迟氏部落族人便是在这种情形下,以部落名称的谐音汉字“尉迟”为姓氏,称尉迟氏,后逐渐融入汉族之中。

在隋朝时期,整个尉迟氏家族又进行了第二次汉化过程,许多贵族称单姓尉氏,平民多称单姓迟氏,奴仆则称单姓胡氏,后来还有尉迟氏被隋文帝赐改为杨氏者,如隋朝末期著名的将领杨义臣就是。杨义臣的父亲就是隋朝的开国大将尉迟崇,后来在战场上牺牲,隋文帝出于对尉迟崇功业的追忆,于是下诏:“义臣可赐姓杨氏,赐钱三万贯,酒三十斛,米麦各百斛,编之属籍,为皇从孙。”不仅赐予皇室姓氏,还确定了杨义臣在皇族的辈份。至唐朝初期,整个尉迟氏家族即已经完全成为汉族,为大唐盛世做出了重大贡献。尉迟氏一家后来遭难,惟有二子逃出。为避人耳目,更为兄弟日后相见能够相认计,于是将姓氏“尉迟”拆分为二:老大乃改单姓尉氏,老二乃改单姓迟氏。兄弟相约以此为相认之证,然后洒泪而别,各奔东西。后来,仍有一部分尉氏、迟氏族人恢复了 尉迟氏复姓,与同宗同源的迟氏、尉氏、胡氏、杨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迟氏族人尊奉尉迟恭为得姓始祖。

迟姓起源五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安迟氏部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南北朝时期,鲜卑民族中有一安迟氏部族,属于代北鲜卑,即隶属于鲜卑拓跋部。在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于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迁都洛阳入主中原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措施,在其过程中,安迟氏被改为汉姓安氏。

北魏废帝元钦三年(公元554年)农历1月,西魏恭皇帝元廓在登基之后,复辟回改汉姓为鲜卑姓,鲜卑族安氏又改回安迟氏。但这种极少数鲜卑贵族的复辟倒退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其时鲜卑民族经过半个多世纪实际上已经基本完全汉化了。在西魏恭帝三年(公元556年),丞相宇文泰之侄宇文护掌管国家大政,为大司马,后封晋国公。西魏恭帝四年(公元557年)农历12月,晋国公宇文护迫使元廓禅位于周,改封西魏恭帝为宋王。不久就杀了宋王元廓。同年,宇文护扶持宇文觉称周天王,建立了北周政权,是为北周孝闵帝。

西魏政权灭亡之后,北周孝闵帝大杀称鲜卑拓跋氏的族人,绝大多数已经汉化的原鲜卑人赶紧再纷纷使用汉姓,以免被祸及,该支安迟氏族人后分别改为单姓安氏、迟氏,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迟姓起源六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迟佳氏,亦称持佳氏、持嘉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即赤盏氏,在金国时期称石盏氏,满语为C’ygiya Hala,世居哈达地区(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蒙古族中亦有迟佳氏,原为金人入元籍形成,与满族迟佳氏同宗同源。

清朝中叶以后,满族、蒙古族迟佳氏多冠汉姓为迟氏、张氏、池氏等。

迟姓起源七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朝鲜族、纳西族、苗族、土族、黎族、土家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迟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迟氏,世代相传至今。

迟氏在全国分布较广,山东省的济南市、山东省乳山市、青岛市莱西市、胶州市、平度市、烟台市莱阳市海阳市、莱州市、茌平县、日照市东港区、日照市五莲县、 蓬莱市长山岛、聊城地区临清市、栖霞市、招远市、昌邑市、诸城市、高密市、龙口市黄县、文登县、德州市夏津县、宁津县、陵县、荣成市、东阿县、济宁市鱼台县、即墨市、临清市,云南省的玉溪市新平县、昭通市彝良县、昆明市昆阳县、寻甸县,贵州省的贵阳市花溪区,辽宁省的沈阳市、大连市、营口市、瓦房店市、海城市、鞍山市、丹东市东港区、开原县、朝阳市、台安县、铁岭市昌图县、盘锦市,吉林省的四平市、长春市农安县、蛟河市、德惠市、榆树县、敦化市、公主岭市、通化市,北京市,海南省,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市、尚志县、大庆市、安达县、望奎县、铁力市、哈尔滨市、呼玛县、牡丹江市、绥化市、双鸭山市、肇东市、绥陵县,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市,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呼伦贝尔盟莫力达瓦自治旗,河南省周口市的西华县,四川省的成都市,广东省的广州市,河北省的沧州市南皮县、石家庄市、秦皇岛市、承德市,安徽省的合肥市、马鞍山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哈密市,福建省的福州市、永泰县、永春县,广东省的广州市、惠洲市,台湾省的台北市,日本等地,均有迟氏族人分布。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太原堂:以望立堂。

镝余堂:唐朝时有鄂国公尉迟敬德,战功累累。有奸臣说他要造反,唐太宗便招他来问。他回答说:“我随陛下身经百战,现在留下的,是枪刀弓箭里面捡回来的一条剩下的命。现在天下已定,你就疑惑我要造反吗?”说罢,就脱光上衣往地下一扔,要唐太宗数他身上的伤疤,唐太宗流着泪抚摩着他身上的几处箭伤刀疤,安慰他,还令其展示给廷下群臣看。后世子孙有以“镝余堂”为堂号者。

忠武堂:唐朝时鄂国公尉迟敬德,战功累累。唐太宗在他逝世后赐谥号为“忠武”。后世子孙有以“忠武堂”为堂号者。

惟新堂:南朝时期的迟昭,官至淮东太守,锐意维新,颇有善政。其族人因以为“维新堂”。

一、迟(遲)chí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山东之平邑,辽宁之大连,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安徽之合肥、泾县,江西之崇仁等地均有分布。汉、回、蒙、高山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商贤人迟任之后。望出太原。”

2、又引《魏书·官氏志》注云:“后魏尉迟氏,后改为迟氏。”尉迟,乃鲜卑姓,传至今,或改为单字姓迟氏。

二、迟(遲)

迟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25%。尤以黑龙江多此姓。

迟姓起源:

1、殷贤人迟任之后,见《姓源》。

2、北魏时改尉迟氏为迟氏。

3、系自樊姓。孔子弟子樊须,字子迟,故亦作樊迟,其后有迟氏,见《姓谱》。

4、清满洲八旗姓迟佳氏后改为迟氏。今满族姓。

5、蒙古族姓。

迟姓名人:

迟任,上古贤人,殷王盘庚迁都于亳,作诰谕民,引其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迟超,东晋时湘东太守。

郡望:太原。

历史名人

迟姓古代名人

迟任商朝,贤人,在《尚书》中有关他的记载很简单,只是《盘庚·上》篇里被“王”顺便提起过:“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这是迟姓的最早记录。

迟昭南朝,官淮东太守,锐意维新,颇有善政。以后史书于迟姓,尽于绝笔。

迟大成明朝,(生卒年待考),号之莱;山东莱阳人。著名官吏。明天启五年进士,中第三甲二百零九名。授江都知县,迁监察御史,有铁面之称。

迟凤翔明朝,(生卒年待考),字德征,号朐岗;山东临朐东门外迟家庄人。著名大臣。迟凤翔约生于明嘉靖初年,卒于明万历后期。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中举人,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进士,中第二甲二十六名。初授户部主事,后任兵部职方武选司郎中、陕西洮岷兵备副使、都察院右佥都御使、户部侍郎、兵部侍郎等职。为官清正,不阿权贵,“以廉能著称”。修武备,兴学校,注重人才,常以计略平定边患,因而屡受朝廷赏赐。迟凤翔在京城为官多年,深知宦海浮沉,晚年引退,以母病告归故里。居乡不持前功,并能廉静自处,见者皆不知其曾显居高位。晚年嗜经书,勤著述,七十岁时犹与诸生讲艺不辍。著有《四书说》、《易经说》、《朐冈集》等。与县内冯惟敏、傅应兆、张邦彦齐名,时称“临朐四杰”。迟煌:(生卒年待考),清满洲正白旗人。著名清朝官吏。清顺治九年进士,中第二甲十一位。

迟之金清朝,(生卒年待考),奉天府人(今辽宁沈阳)。著名官吏。清康熙五年进士,中第三甲八十五名。

迟维坤清朝,(生卒年待考),字简堂;满洲汉军正白旗人。著名官吏。清康熙年间,任山东聊城知县,每月三、八日召诸生课文,问政事得失,又每年三、七月巡视农田。重治盗贼,杜绝胥吏盘剥,颇有善政。

迟逢元清朝,(生卒年待考),山东莱阳人。著名官吏。清乾隆四年进士,中第三甲六十五名。

迟姓近代名人

迟云鹏(生卒年待考),山东省茌平县迟桥村人。著名民国时期大军阀。民国初期的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迟云鹏任吴佩孚讨逆军直鲁海疆防御总指挥。丁中江在史书《北洋军阀史话》中记载:齐卢之战爆发前,卢永祥曾派其子卢小嘉,偕奉天驻沪代表杨敏恂去奉天活动,希望张作霖能率兵入关,报战败之仇而与卢有所呼应。这很迎合奉张的私心,所以张作霖遂于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9月4日响应浙卢反直的军事行动,7日邀宴各国驻奉天的领事,宣布由于直军在山海关增兵进迫,故决兴兵入关,请各国领事通知各国侨民离开秦皇岛。同时张作霖发表了六军人事命令为:总司令张作霖、第一军总司令姜登选、副司令韩麟春、第二军总司令李景林、副司令张宗昌、第三军总司令张学良、副司令郭松龄、第四军总司令张作相、副司令丁超、第五军总司令吴俊升、副司令阙朝玺、第六军总司令许兰州、副司令吴光新。奉军总司令部设于锦县,分三路布防,以第三军第一师第一旅兵力守山海关;第一军兵力两旅驻绥中;第二军第一师第一旅向朝阳进展;第五、第六两军则利用其骑兵队分攻开鲁、赤峰;第四军集中锦县为总预备队。向朝阳进攻的一路是主攻,围攻热河,其余二路采取守势。奉军兵力,除了派定作战任务的上述各军外,还有未调动的四混成旅及吉、黑方面军队,更有蒙古骑兵亦决定赴奉助阵。海军方面,张作霖虽经数年筹备,且在葫芦岛有所经营,不过其军舰多为江防舰,另一部分则是征用商船加设炮位武装的,不能适用于正式作战,因此在海上的力量,似较直方为劣。张作霖本有一个计划,拟用这些不能作正式海战的军舰偷运陆军赴山东登州,以扰直军后路,可是这个计划过于冒险,加以吴佩孚洞烛机先,委派郑士琦为直鲁海疆防御总司令,迟云鹏为总指挥,担任沿海防务,以打击奉军登陆登州的计划。奉方的空军一向在张作霖积极发展下,受中外人士所称道,张作霖致曹锟信中,有“以飞机候起居”句为自豪。而在奉军入关时旅居京津的外侨均紧张万分,要求外交团向奉军交涉,阻止奉方飞机轰炸京津,后来日本的驻华武官表示意见,认为奉方飞机不能在长距离中飞到京津轰炸,这一来人心才勉强安定下来。奉方空军编为三大队,以葫芦岛为空军根据地,向山海关、喜峰口活动,对于侦察军情、破坏直军铁路交通、扰乱直军军心和后方人心都极收效。这是中国内战中首次的空中活动。张作霖自从第一次直奉之战失败后,鉴于老兵老将的不中用,所以起用少壮派训练新兵,期以复仇为旨志,如姜登选、李景林、张宗昌、张学良、郭松龄都算是奉军中的新人,而张宗昌和李景林则是奉军中的客籍将领。张宗昌投靠奉系,一直不受重视,若不是这次用兵,张宗昌是不可能崛起的。原来张宗昌自攻湘失败后,孑然一身,曾西走洛阳,吴佩孚闭门不纳,只好出关到奉天,求张作霖老帅栽培。张作霖对这位本家很冷淡,只聘为巡阅使署高等顾问。张宗昌的目的是带兵,可是奉系排外思想很浓,对这位山东大汉,又是败军之将,自不会轻易给他兵权。第一次直奉之战,当战事将发未发之际,吴佩孚对奉军下了一着冷棋,几乎竟收全功。他暗派干员持兰谱到黑龙江与黑督吴俊升约为兄弟,叫他按兵不动,同时委派高士傧为吉林讨逆军总司令,卢永贵为副司令,打算一举颠覆奉系巢穴。高士傧是孟恩远之婿,孟督吉林时代的吉林暂编第一师师长,后来孟被张作霖赶走,高士傧自然连带去职;卢永贵是高的旧部,张作霖曾收编卢永贵为中东路山林剿匪司令,驻防中俄边境绥芬河一带。高士傧奉吴佩孚的密令,在哈尔滨登陆,单骑驰入卢永贵大营,卢永贵见了老上司,当然服从一切,高士傧、卢永贵联合起来,在民国十一年5月26日由中东路终点绥芬河直向哈尔滨杀来,沿途各站奉军护路队望风迎降,纷纷易帜为“讨贼军”番号,张作霖为之震动。高士傧、卢永贵率部由火车一直开到宁古塔附近海林站,忽感兵力不敷,下令停止前进。原来高士傧不善用兵,行军五百余里,经过十余小站,采取步步为营方略,每到一站就分出若干人驻守,站越过得多,前方部队越剩得少,到海林站时,仅剩万把人左右。卢永贵的基本部队原本才有两千人,发难时收编两巨匪各五千人以上,又陆续收编护路队二三千人,合共一万五千人。他们到海林站时,探知宁古塔有奉军一团驻防,距海林站仅六十余里,深恐被拦腰杀过来截断他们归路。其实吴佩孚派他们的任务是别动队性质,是一支奇兵,并不是正规军任务,自不需要步步为营,只要扰乱和突袭,攻其不备,胜则入穴取子,如果能一鼓攻入哈尔滨,则不难造成四方响应的局势。不料高士傧、卢永贵到了海林站停了两个星期,不进不退,瞻顾迟疑,这一来却给狗肉将军张宗昌开辟了一条富贵功名的大路。他这时在奉军中位列闲曹,而张作霖尚在关内打得头昏眼花,不料祸起萧墙,自家地盘内异军突起,为之手足无措,于是张作霖老帅想起了这个专打烂仗的本家:张宗昌。张作霖电派张宗昌赴哈尔滨招收队伍抵御高、卢永贵,张宗昌在哈尔滨是旧游之地,人头很熟,不过当地防军长官张焕相不以正眼相觑,张宗昌左拉右抓,只弄到五百多条枪。他就带了这“五百名刀斧手”,要了一列火车,把车门和车窗紧紧关起来,不让别人知道虚实,一口气向北冲。张焕相暗暗好笑,心中说:“这个冒失鬼,真是胡搞,就拿这么一支部队上前线,大概活得不耐烦了。”张焕相以为自己很聪明,把张宗昌当作炮灰,自己隔岸观火。怎料张宗昌碰到的敌人是个大傻瓜,既不知兵,又无胆量,他看见哈尔滨开出了军车,竟抱着牺牲别人的战略,命令临时招来的民兵一千多人上前迎战,却把山林警卫队保护自己的司令部,那些民兵都是有身家性命的人,遇上张宗昌所率领的亡命之徒,怎能对垒,才一接战,张宗昌这边就扔手榴弹,吹号冲锋,民兵不战而溃,牵动了山林警卫队和招安不久的匪军,莫名其妙地就垮了。高仕傧先向绥芬河退却,继而再退东宁县,最后高士傧、卢永贵二人化装逃走,在路上被高士傧的另一旧部俘获,电报张老帅献功,张作霖复电“就地正法”。吴佩孚这支奇兵遂因用人不当而烟消云散。张宗昌自此遂被张作霖刮目相看,第二次直奉战争前夕,他的部队已扩充到一万人,可是奉张始终不想重用他,仅予以绥宁镇守使的虚衔,不给他饷械。张宗昌在这一地区混过很久,而且会讲几句俄国话,这时白俄的谢米诺夫残部退到绥芬河,张宗昌和他一咭哩咕噜,公然收编了这支白俄军,实力平添了五六千白俄人马。他没有军饷,于是滥发军用票,白纸上盖着镇守使官印,填上五元、十元。他是个十足的亡命徒,打滥仗能手,根本不知道发行了多少军用票,也不知道自己乱糟糟的军队有多少,完全是老粗白手成家的一套本事。可是他占了一个便宜:在关外的山东人很多,他是山东人,山东老乡大家互相关照。他对同乡也好,山东老乡对他也好,他在东北却是占了不少东北人的便宜。张作霖始终瞧不起这支破滥部队,他重视新人才,想把所有杂牌军次第解散。先调张宗昌移防奉东辉南县一带,令他与李景林隔一道蛤蜢河演习秋操,自己亲临观阵。奉张本意是让李景林部战胜了张宗昌部,然后以张宗昌部不能作战为由解除其武装。不料演习时张部乱糟糟地渡了河,李景林部节节后退,张作霖愕然,为之刮目,乃派李景林和张宗昌为奉军一、二两军军长,布防山海关。张作霖以张宗昌充前线,后来却成全了张宗昌,因为第二次直奉战争,直军战败,由于吴佩孚部下都是山东人,吴佩孚败后,老乡不打老乡的心理,使吴佩孚旧部都投入张宗昌旗下,因此造成了张宗昌的“直鲁新系”。

郡望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太原堂:以望立堂。

镝余堂:唐朝时有鄂国公尉迟敬德,战功累累。有奸臣说他要造反,唐太宗便招他来问。他回答说:“我随陛下身经百战,现在留下的,是枪刀弓箭里面捡回来的一条剩下的命。现在天下已定,你就疑惑我要造反吗?”说罢,就脱光上衣往地下一扔,要唐太宗数他身上的伤疤,唐太宗流着泪抚摩着他身上的几处箭伤刀疤,安慰他,还令其展示给廷下群臣看。后世子孙有以“镝余堂”为堂号者。

忠武堂:唐朝时鄂国公尉迟敬德,战功累累。唐太宗在他逝世后赐谥号为“忠武”。后世子孙有以“忠武堂”为堂号者。

惟新堂:南朝时期的迟昭,官至淮东太守,锐意维新,颇有善政。其族人因以为“维新堂”。

一、迟(遲)chí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山东之平邑,辽宁之大连,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安徽之合肥、泾县,江西之崇仁等地均有分布。汉、回、蒙、高山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商贤人迟任之后。望出太原。”

2、又引《魏书·官氏志》注云:“后魏尉迟氏,后改为迟氏。”尉迟,乃鲜卑姓,传至今,或改为单字姓迟氏。

二、迟(遲)

迟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25%。尤以黑龙江多此姓。

迟姓起源:

1、殷贤人迟任之后,见《姓源》。

2、北魏时改尉迟氏为迟氏。

3、系自樊姓。孔子弟子樊须,字子迟,故亦作樊迟,其后有迟氏,见《姓谱》。

4、清满洲八旗姓迟佳氏后改为迟氏。今满族姓。

5、蒙古族姓。

迟姓名人:

迟任,上古贤人,殷王盘庚迁都于亳,作诰谕民,引其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迟超,东晋时湘东太守。

郡望:太原。

姓氏源流

一、迟(遲)chí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山东之平邑,辽宁之大连,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安徽之合肥、泾县,江西之崇仁等地均有分布。汉、回、蒙、高山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商贤人迟任之后。望出太原。”

2、又引《魏书·官氏志》注云:“后魏尉迟氏,后改为迟氏。”尉迟,乃鲜卑姓,传至今,或改为单字姓迟氏。

二、迟(遲)

迟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25%。尤以黑龙江多此姓。

迟姓起源:

1、殷贤人迟任之后,见《姓源》。

2、北魏时改尉迟氏为迟氏。

3、系自樊姓。孔子弟子樊须,字子迟,故亦作樊迟,其后有迟氏,见《姓谱》。

4、清满洲八旗姓迟佳氏后改为迟氏。今满族姓。

5、蒙古族姓。

迟姓名人:

迟任,上古贤人,殷王盘庚迁都于亳,作诰谕民,引其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迟超,东晋时湘东太守。

郡望:太原。

堂号

太原堂:以望立堂。

镝余堂:唐朝时有鄂国公尉迟敬德,战功累累。有奸臣说他要造反,唐太宗便招他来问。他回答说:“我随陛下身经百战,现在留下的,是枪刀弓箭里面捡回来的一条剩下的命。现在天下已定,你就疑惑我要造反吗?”说罢,就脱光上衣往地下一扔,要唐太宗数他身上的伤疤,唐太宗流着泪抚摩着他身上的几处箭伤刀疤,安慰他,还令其展示给廷下群臣看。后世子孙有以“镝余堂”为堂号者。

忠武堂:唐朝时鄂国公尉迟敬德,战功累累。唐太宗在他逝世后赐谥号为“忠武”。后世子孙有以“忠武堂”为堂号者。

惟新堂:南朝时期的迟昭,官至淮东太守,锐意维新,颇有善政。其族人因以为“维新堂”。

一、迟(遲)chí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山东之平邑,辽宁之大连,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安徽之合肥、泾县,江西之崇仁等地均有分布。汉、回、蒙、高山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商贤人迟任之后。望出太原。”

2、又引《魏书·官氏志》注云:“后魏尉迟氏,后改为迟氏。”尉迟,乃鲜卑姓,传至今,或改为单字姓迟氏。

二、迟(遲)

迟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25%。尤以黑龙江多此姓。

迟姓起源:

1、殷贤人迟任之后,见《姓源》。

2、北魏时改尉迟氏为迟氏。

3、系自樊姓。孔子弟子樊须,字子迟,故亦作樊迟,其后有迟氏,见《姓谱》。

4、清满洲八旗姓迟佳氏后改为迟氏。今满族姓。

5、蒙古族姓。

迟姓名人:

迟任,上古贤人,殷王盘庚迁都于亳,作诰谕民,引其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迟超,东晋时湘东太守。

郡望:太原。

拼音:chí

注音:ㄔˊ

笔顺读写:横折、横、撇、点、点、横折折撇、捺

笔画数:7
笔顺编号:5134454
结构:半包围结构
姓名学:
部首:
字意五行:
部外笔画:4
字型分析:半包围结构

迟字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更多知识More knowledge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高考成绩要什么时候出来

高考成绩要什么时候出来

高考成绩一般都会在考后15天左右公布,不过不同省份查询时间有所差别,具体以各省份发布时间为准。并且全国各省份高考成绩公布时间有所不同,不全在同一天,但绝大部分省市都集中在6月24日、6月25日两天公布高考成绩,有些省份会更早一点。

别人正在查的姓氏

大学专业视频

  • 中共党史专业介绍

    中国共产党历史专业属于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该专业主要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理论政策与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揭示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 小学教育专业介绍

    小学教育专业属于教育学门类、教育学一级学科,是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教育专业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其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专业化的小学教师素养,能在小学及相关行业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 钢琴伴奏专业介绍

    钢琴伴奏作为一门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专科专业,属于文化艺术大类中的表演艺术类,修业年限为三年。该专业的目的是培养了解钢琴伴奏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具备较好的音乐创造能力,从事钢琴伴奏、艺术指导、钢琴演奏、教学辅导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 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介绍

    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是一门专科专业,属于新闻传播大类中的广播影视类。开设该专业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影视多媒体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影视后期制作、影视包装设计能力,从事影视编辑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介绍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是一门互联网专业,属于电子与信息大类中的计算机类,基本修业年限为三年。专业主要研究仿真技术与三维计算机图形技术等方面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虚拟现实软硬件平台设备搭建,从事虚拟现实、开发、调试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更多内容
关注微信小程序

Top